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当下,慢性病已经成为社会重大公共卫生问题,我国的高血压、糖尿病,特别是癌症患者人数都达到了亿的数量级!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头号健康杀手!
据央视报道: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,而且每年会增加1000万人。糖尿病患者9240万,其中还有1亿的人血糖正在升高,是潜在的糖尿病患者。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超过2亿人,占我国每年总死亡数的1/3。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中,死于慢性病的比例竟占据83.3%。
这组数据,说明:我们在努力改善生活的同时,却又在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自杀!
什么是慢性病
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,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,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,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,病因复杂,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。
慢性病特点:1、疾病缓慢隐匿,潜伏期长;2、病程迁延,持续时间长;3、难以治愈,容易出现并发症;4、可变性、阶段性;5、需要长期的医疗护理指导。
常见的慢性病有癌症、糖尿病、慢性呼吸性系统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(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脑卒中等)。
四大坏习惯是慢性病的罪魁祸首
在生活方式中,膳食不合理、身体活动不足、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这四大不良行为,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,也是导致慢性病高发的罪魁祸首。
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病之一。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、糖尿病等许多慢性病的根源,肥胖将有可能超过吸烟成为第一大致癌因素!
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不容低估。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,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%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。
慢性病预防是关键
《黄帝内经》中曾提到:上医治未病。意思就是最高明的医生治疗还没有发生的病。
其实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慢性病是可防可控的,关键是要预防。而预防就要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。
1 戒烟限酒
公共场所不吸烟,二手烟的控制可以保障大多数人的健康权益。减少过量饮酒,喝酒多了永远都不利于健康。
2 适量运动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华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表示,体能消耗过少,包括体育锻炼过少和日常活动的减少是慢性病发生的首要因素。
适当进行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。平时应多伸胳膊多动腿,养成爱运动的习惯。每周5-7天,每天累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活动,如快走或其他相当于4千步活动量的活动。运动能燃烧体内脂肪,增加血液循环,改善体内代谢,预防慢性病。
3 合理膳食
根据目前我国人群的膳食特点,保持合理膳食的关键应做到:少吃一两口,多动十五分;粮食七八两,油脂减两成;蔬菜八两好,奶豆天天有;持之以恒做,健康体重得。
具体讲,合理膳食就是要把"饮"和"食"做好。
"饮"要在每天至少喝6杯白开水之外,多喝绿茶、豆浆、酸奶、骨头汤和蘑菇汤等,如喝酒可选择适量红葡萄酒,一定不要过量。
"食"则主食要多吃谷类,要讲究粗细搭配,多吃玉米、荞麦、薯类、燕麦和小米等粗粮,少吃大米、白面等。
此外,菜要荤素搭配,多吃蔬菜水果、大豆及豆腐等豆制品,以及胡萝卜、南瓜、苦瓜、西红柿、大蒜、黑木耳等,鱼虾、禽、蛋和瘦肉要适量,尽量减少烹调用油用盐量。
吃东西不要过量,就像古话说的"吃要七成饱,最多八成饱,多了就不好"。总之,膳食要有粗有细,不甜不咸,合理搭配,七八分饱。
4 心态平和
保持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关键。
心态不好、爱着急、生闷气、整天与自己过不去,最容易伤神伤身。所有保健措施中,心理平衡最为关键。保持平静的心态和快乐的心情,可以抵抗多数的内外不利因素。
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,如忧虑、烦躁、憎恨、愤怒等,会使人免疫力降低。要保持心情舒畅应做到该哭时哭,该笑时笑,尤其不要忘记对自己常常哈哈一笑。
如果心情不好,一定要及时排解疏通,要不然就等于白吃白锻炼了。
总之,慢性病不是一两天发生的,不同的慢性都有着相同的危险因素。通过控制这些危险因素,这些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。想要保持健康,就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